徐同泰遺址:但聞油醬香
時間:2023-12-21 10:12:48 來源:蕭山河上
【編者按】歲月斑駁處,古宅訴滄桑。每一座古老的建筑都如同一本翻開的歷史書籍,充滿了歲月的故事和文化的印記。或為歷史與文化碰撞交融的文化重地,或為承載著歷史名人光輝歷程和思想精髓的名人故居,亦或為記錄了革命先烈們英勇事跡和革命精神的紅色故里……它們見證著蕭山數(shù)百年來的歷史變遷,也承載了積淀深厚的文化內涵。
蕭山八千年開設“蕭山那些事兒(古宅篇)”系列,將走進一座座古宅背后的故事,領略那個年代的風貌和韻味,感受那份厚重的歷史沉淀,追溯那段漸行漸遠的歲月記憶。
味道是一種特殊的信息媒介,它能讓你在間隔了不知多少年月后,輕而易舉地將思緒拉回初次嗅聞乃至入口的那個瞬間。因而很多蕭山人懷念童年、懷念家鄉(xiāng)最為及時的方法,就是用“徐同泰”再做一道具有家鄉(xiāng)風味的菜肴。
入口的瞬間,就回到了河上。
“徐同泰”出現(xiàn)在蕭山媽媽的廚房里,也寫在河上老街末端那座老宅的牌匾上。進門便見一座清代建筑風格木質門樓,一底一樓兩層,設天井,天井處有四根古銅色的杉木柱子支撐著閣樓,迎門有一塊民國初年老字號牌匾從閣樓上懸掛下來,上鐫“官醬園”三個大字。
官醬園三字上方,還刻著一行小字:“兩浙監(jiān)運使司”。這意味著“徐同泰”在1914年的時期,已有了官方認證合法身份。如此成就,由來并不簡單,除了500石上好大米的交換,更多的還是三十多年以來始終如一的品質所給予的名號與底氣。
1877年,富陽人徐三春在河上鎮(zhèn)開始按老家土法配方釀造醬油,前店后坊。1886 年,擴店成園,起號“同泰”。不久,又和臨浦米行合作,購置場地,擴建醬園,設有酒、乳、醬、搪、磨五個作坊。1914年拿到編號為196號的“官醬園”牌匾后,“徐同泰”的名號進一步擴大。1915年,“徐同泰”第二代傳人徐樹東、徐錫坤、徐錫貴三兄弟,在錢塘江邊開設一家“味王府”酒樓,打出“僅以官醬園醬品潤味”的特色招牌,以菜品色澤濃郁、味道鮮美的優(yōu)勢吸引了錢塘江兩岸富紳名流前來聚餐。“徐同泰”一時名聲大振,醬園的產品走出河上,走出浙江,走出國門遠銷到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美國舊金山等地。2008年,“徐同泰”被評為首批浙江省老字號企業(yè),被列入“杭州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”,而其醬香風味經久不滅的秘密,就在那門樓后的醬園里。
穿過小門廳,迎面是五座大小不一的圓柱形發(fā)酵罐,數(shù)十米高,容量足有幾十噸。左邊是疊得小山樣的窄口小缸,空口敞開,橫豎有形,呈梯形擺放;右邊堆疊的是闊口大缸,兩三堆,錯落有致。再往里走,便得見一方空地,整齊碼放著一行行深褐色大醬缸,缸口皆頂著一頂頂圓錐形的白色“笠帽”,曾遠渡海外的醬香,便是以此處為源頭發(fā)散。
將精選的黃豆洗凈泡發(fā)四小時,隨后大火蒸熟。撈出后冷卻至35度,再攪拌融合進炒熟碎的小麥粉,拌勻后就可以裝入曬場上的大缸里,大缸里的井水勾兌好食鹽,醬工們用棍棒攪拌熟豆,邊攪拌邊加入秘制的醬釉。三天后,被黃豆汁水漚濕的小麥粉,神奇地長出一層層綠色絨毛,緊緊地包裹著熟豆。醬工們再次攪拌熟豆,綠色的煙霧從大缸里升騰起來,彌散在空氣中,帶著空氣中的濕潤和溫度,綠色的粉末又緩緩落回大缸。
俗話說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,在“徐同泰”這里,醬香也是一樣,看得那發(fā)酵罐與醬缸的數(shù)量,并不難想象當年河上街的盛況??嗟攘?80天充足日曬,四面八方的百姓們拎著陶罐瓦壇,說說笑笑走到老街末尾,自覺排起長隊,而當天的炊煙,必然彌漫起醇厚的咸香。
難得的是,直到今天,排成長龍的隊伍簡化為一個個銷售數(shù)字,“徐同泰”仍舊顯示出向上的生命力。走完一圈,再次回到“徐同泰”的門樓處,抬頭去看那一方牌匾,兩根柱頭牛腿立在兩邊,右邊雕刻著“關公挑燈夜讀”,左邊則是“老子身騎青牛”,西出函谷,才發(fā)覺“徐同泰”已經將“仁義”“道德”二詞懸在了門面上,是以身作則,亦是對后繼者的耳提面命。
為商者,利益之外,義理不可廢。如今作為一家民營企業(yè),“徐同泰”謹記老字號背后的傳統(tǒng)與原則,堅持古法手作,將浙商精神、蕭山精神內化,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上,化壓力為動力,固守在河上鎮(zhèn)這一風水寶地,深深扎根,滴落心血和汗水、秉承氣節(jié)與品格,傳承傳統(tǒng)又推陳出新,開辟了一片新天地。
蕭山河上鎮(zhèn),百年“徐同泰”,它是一座老宅,是一個招牌,是一段歷史,更是千家萬戶的餐餐飯飯。
參考文獻
本文參考《帶著故事游蕭山(古宅卷)》一書之《徐同泰:一百四十歲》,作者朱文儉。該書由杭州市蕭山區(qū)文學藝術界聯(lián)合會、杭州市蕭山區(qū)作家協(xié)會主編,杭州出版社出版。